*批号之间用换行分开
*批号之间用换行分开
9月26日,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举办。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远东资信”)副董事长潘成龙受邀出席,在圆桌对话环节《行业大咖解码信用服务行业新路径》中,结合自身从业经验、长期思考与远东资信经营实践,分享了对我国信用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见解。
作为深耕金融与信用领域的专业人士,潘成龙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自己与“信用”结缘的历程。“在加入远东资信前,我长期服务于一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当时老领导对金融的定义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金融是用信用的责权约束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生产力’”。他指出,上述定义精准提炼了金融的三大核心:本质是“生产力”,作用是“资源配置”,基础是“信用的责权约束机制”,这让他深刻认识到信用的关键作用、重要价值与发展前景,并加入了远东资信——中国第一家社会化专业资信评估机构。
在论坛现场,潘成龙与参会嘉宾一起回顾了上海信用协会20年发展历程、远东资信自1988年成立以来的行业深耕与引领故事,“看到行业前辈们始终坚守,作为信用评级行业的‘新进入者’,我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基于对远东资信经营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总结与思考,他进一步提出下阶段信用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的四大核心维度:
一是以“使命感”锚定行业定位。潘成龙强调,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信用评级行业已经超越传统服务范畴,肩负着在更为广泛和深远的领域推动“信用中国”建设的独特使命。“无论是规范市场交易秩序、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还是助力企业对接金融市场、提升我国信用评级国际话语权,信用服务机构都是重要参与者”。他表示,评级机构要从“使命视角”统筹谋划和发展,将每一次专业服务转化为推动建设“信用强国”愿景的具体行动。
二是以“洞察力”挖掘市场需求。“洞见需求是信用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潘成龙指出信用服务行业要紧跟新质生产力培育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和服务国家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导向。近年来远东资信聚焦科技金融领域重点发力,突破“债权信用”的传统视角,创新提出了“股权信用”理念,第一时间发布了针对股权投资机构的专属评级方法与模型,为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投资机构风险评估提供精准信用服务支撑,切实响应金融市场迫切需求。
三是以“创新力”引领行业升级。面对当前数字科技快速迭代趋势与国际信用评级最新理念和标准,潘成龙认为,信用评级机构不仅是综合信用服务的“提供者”与“评价者”,更要成为推动信用建设的“引领者”与“创新者”。“要紧随国家战略与国际前沿,结合市场实际,在评级理念、模型、方法上持续创新”。
四是以 “执行力” 夯实发展根基。“‘信用强国’的目标,离不开每一家机构的锲而不舍与深耕细作”。潘成龙强调,信用评级机构要坚守独立性、客观性与公正性原则,共同筑牢和维护行业公信力,不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持续完善产品服务体系,以长期主义精神扎根综合信用服务行业,为“金融强国”“信用强国”建设目标贡献坚实力量。
在此次论坛上,潘成龙的上述观点充分展现了远东资信对我国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同时也为行业下阶段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与路径。未来,远东资信将以使命感、洞察力、创新力、执行力为指引,继续深耕信用服务行业,积极助力行业稳健创新发展,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注入更多专业动能与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