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号之间用换行分开
*批号之间用换行分开
近期,新疆棉花市场风云再起。据部分棉花贸易商及新疆轧花厂反馈,9月以来疆内外仓储库皮棉报价持续跟随郑棉主力合约下调,南北疆报价梯度分化明显,市场博弈进入关键节点。
价格动态:南疆北疆“双城记”,性价比优势凸显
9月10日数据显示,南疆阿克苏、喀什等地3128B级机采棉公重报价15005-15285元/吨,北疆奎屯、石河子等监管库报价则多在15250-15500元/吨。南疆资源基差较北疆低250-500元/吨,性价比优势显著,吸引棉纺厂、中间商加速询价采购。值得注意的是,南疆库3128B级及以上高等级棉花挂单、报价持续减少,市场“去库存”节奏明显加快。
库存之变:商业库存趋紧,郑棉仓单加速流出
8月中下旬以来,新疆棉花商业库存减少趋势未减,南疆三大棉区“去库存”速度甚至有所提升。郑棉仓单+有效预报持续处于高位,资源加速流出,印证了市场对优质棉源的需求升温。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与2025/26年度手摘棉收购价被联合炒高密切相关——当前南疆喀什、阿克苏等地38-39%净衣分手摘棉收购价已达7.50-7.60元/公斤,推高皮棉成本预期,促使企业提前补库。
焦点转向:开秤价悬念与轧花厂经营策略调整
进入9月,市场焦点已转向2025/26年度籽棉开秤价。受手摘棉收购价持续走高影响,农民、合作社及贸易商普遍预判机采籽棉开秤价或达6.30-6.50元/公斤,较上年明显上移。这一预期直接压缩轧花厂利润空间,部分企业已启动风控预案。
以石河子某轧花厂为例,其明确表示若开秤价高于预期0.15元/公斤以上,将考虑延迟收购期至10月下旬,通过“降风险、稳经营、保就业”策略平衡成本压力。这种谨慎态度在行业内并非孤例,反映出市场对价格波动的高度敏感性。
深度透视:结构性机会与长期挑战并存
当前棉市呈现两大结构性特征:一是南北疆资源价值分化加剧,南疆性价比优势或持续吸引采购需求;二是新年度籽棉收购价预期上行,倒逼产业链各环节重新评估成本与收益平衡。对于用棉企业而言,需在“逢低补库”与“成本管控”间找到平衡点;对于轧花厂,则需在“保收购量”与“控风险”间权衡,灵活调整收购策略。
展望后市,随着新棉收购季临近,市场对开秤价的博弈将更加激烈。郑棉仓单流出速度、南北疆资源流动效率及政策调控动向,或将成为影响短期价格的关键变量。而长期来看,如何在成本上升压力下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行,仍需行业协同探索创新路径。